找到相关内容4199篇,用时22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门星殒 人天哀悼

      佛门星殒 人天哀悼  圣严长老  印顺导师以百龄高寿,舍报往生于六月四日,虽是人间佛教损失,却是他老人家一生功德圆满。一生坚持佛教人间佛陀本怀,在他早期,虽然非常孤独,但在晚年,则是此德不孤而誉满天下,我个人福薄,未曾有缘侧列于导师门墙之下,他却是我一生学佛指路明灯,从佛教义理研究,到佛法生活实践,我都是在印顺导师大树荫下走过来。我们法鼓山推出“人间净土”及“...

    圣严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0488610.html
  • 圣严法师答:佛教徒可跟异教徒通婚吗

    宗教,佛教没有这种种族歧视或宗教歧视。宗教信仰虽与家庭生活有密切关系,婚姻又是组成家庭基础,但对一个佛教徒而言,并不要求首先改变了对方宗教信仰然后再行结婚。但是,一个正信而有修养佛教徒,...配偶,如理组成佛化家庭,否则,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婚姻悲剧,那是很不幸的。   再说,组成佛教家庭,虽是佛教徒应有责任,万一由于配偶信仰不同而坚持他不同信仰,一时之间又无法改变他...

    圣严法师

    佛教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292011597.html
  • 熊十力对佛学有宗批评与融摄-- 横面执取到纵贯创生

    真如世界,此不同于熊氏所主张体用哲学之为一纵贯创生世界。平铺真如世界,是经由一破相显性或荡相遣执工夫,遮拨了一切执著性、对象存有,而进至一无执著性、未对象存有这个阶层,而且即此存有阶层之为一平铺真如世界,所谓“真如即是诸法实性”是也。这样平铺真如世界,它以为一切执著性、对象存有当皆在所遣之列,既为所遣,则只有此“无执著性、未对象存有”平平展开而已,所谓“实相一相...

    林安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045687.html
  • “神圣化”或“世俗双重悖论

    “世俗”概念自我限制   在西方宗教看来,对神圣事物信仰和崇拜,是所有宗教基本定义。其所谓宗教,就是把神圣彼岸与世俗此岸之间关系,建构为一种二元对立价值体系,其目在于使人们崇拜这一神圣事物,因此而有别于一切其他世俗事物。   形成于欧洲近代启蒙运动 “世俗”概念,其核心内涵,是使原来二元两分神俗关系,分别予以制度分割,实行政教分离、社会非政治、教派多元化、信仰私人,...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0459644.html
  • 寂静无为

    可以由四方面来核对:   一、固定认知转为流动照见。   二、片段孤立认知转为整体因缘照见。   三、主客对立认知转为能所双泯照见。   四、实体性认知转为空寂如幻照见。   固定认知转为流动照见   “昨天身体还好好,今天就生病了,真麻烦!”   “小孩以前很乖,现在愈来愈不听话,都快没耐性了!”   ...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3569000.html
  • 佛教寺庙神圣性和世俗化浅谈

    佛教寺庙现代化管理与其传统文化定位之间矛盾冲突是我要探讨难点和重点。   [关键词]宗教 佛教寺庙 神圣性 世俗   第一,保持佛教寺庙宗教神圣性   佛教文化最初起源于印度,自汉代传入我国...不可替代文化功能作用,所以尊重寺庙宗教神圣性应该是现代佛教寺庙管理主要路线。我想这也是联合国教科委对世界遗传保护倡导保护重要目及意义所在。   第二,佛教寺庙世俗   与宗教神圣性相对是...

    盛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3164819.html
  • 宗教雕塑导论

    值得一提的是以下两个方面现象产生。其一,各诸侯国之间形式相对立时紧时缓,独立与交流并存,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碰撞,艺术手法在继承中变革,风格趋势得以形成,这是不同艺术流派及审美观念产生滥觞期。艺术...这时期雕塑作品不仅技术水准高、材料多样、题材内容丰富、地域广泛,更重要是佛教造像完成了中国化和世俗进程而呈现出完全成熟风格。敦煌莫高窟第四十五窟“S”形体态雕塑在唐代作品中屡有佳作。这些作品...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18100191728.html
  • 论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形成、发展与现代转换

      论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形成、发展与现代转换   作者:班班多杰   一、藏族文化体系中所包含十明文   藏族十明文包括内明即佛学、因明即佛家逻辑、声明即藏族语言学、医方明即藏医藏药学、工巧明即藏族工艺技术,诗词学、韵律学、辞藻学、历算学、戏剧学。   二、藏族十明文形成和发展   大小五明学是随着佛学传入藏族地区而传播和发展起来。五明学原本是印度文化,她流布到...

    班班多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892073.html
  • 偶像膜拜——藏密雕塑艺术

    ,高26.2米,堪称世界上最大鎏金铜像。   与主供佛形成一组塑像群,除了佛以外,还有菩萨、罗汉、护法神、大师等,这些塑像形态各异,神采多样。有趣是除模式造像外,还出现人格化造像。如塔尔寺...见长,充满了世俗情调。白居寺印度僧人像、历代喇嘛像,以及布宫历代达赖像,萨迎寺诸法王像,也明显地用写实之法,来表现历史人物风貌,世俗特征较为突出。   相反,作为藏密雕塑护法神像,则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53843716.html
  • 佛教造像中国化

    宋塑也都如此,它们实际已不属于宗教艺术范围,也没有多少宗教作用和意味了。  中性  中国佛像特色,不仅面孔变成了中国人,而且还出现了佛雕像性别模糊,表现出中性或者说女性倾向。印度佛像中...之感。在艺术家手中,神是没有性别。到了唐代,佛和菩萨形象更是呈现出女性特征。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无论神态,还是仪表,都体现了当时女性特质,曲眉丰颊,端庄敦厚,肌体丰满。菩萨女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2361093.html